查看原文
其他

缘来缘去缘如水|专栏

未铭人 也楼 2019-10-01

记得关注“也楼”的微信公众号哟


1

昨晚去看《头号玩家》,归来已是凌晨,所以早上就顺理成章睡了会儿懒觉。吃早饭的时候,发现母亲仍躺坐在沙发上,被半开的窗帘透着的微光依稀映出面色阴郁,便打趣道:“咋了,昨天聚会没玩尽兴,今天还想着翘班再来一瓶?”母亲转头看了我一眼,冷冷地说:“心里怄气,不想去,你们姓*的没有一个好东西。”不由苦笑,摇摇头,没再理会。自从母亲调到父亲的单位,这样的冷战就接连不断,以前在外偶尔从电话那头听闻,无关痛痒地安抚几句便一笔带过,今年在家,切身感受,也就见怪不怪了。

  2  

父母的争吵由来已久,很小的时候就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。许是对这种家庭关系太过敏感,小六毕业我便不顾他们的劝阻从县城考去了市里的寄宿中学念初中,然后是省会,大学终于到了外省,逃之夭夭。和其他的小朋友不大一样,从小我是希望父母离婚的,看不到多少幸福的影子,剩下的的就只有漫漫苦果。

 

因为一直不在他们身边,所以我对这种勉强维持的亲情抱着模棱两可的态度,既看重,又不那么看重,只是这种另类的想法始终不足为外人道。故而母亲每每以“我不离开这个家都是为了你,你要听话”为由教育我时,我总嗤之以鼻。

终于在一次激烈的冲突过后我同母亲说:“离婚吧。”母亲沉默良久:“离不了。”我:“怎么就离不了了,又没有万贯家财让你们掰扯,实在不行就诉讼离婚,反正这种事外面天天都在发生。”这回母亲没有过多考虑,脱口答道:“没必要闹上法庭吧,会让街坊四邻看笑话的……”

 

或许母亲是不想离婚的,就像外公外婆也是吵嚷一生,总归还是走了下来一样,她心存侥幸,更听不得外头的风言风语。只是婚姻缺失了应有的门槛,变成一次高风险低回报的抽奖活动,最后奖品不尽人意,看笑话的,还是原来那群人。这个道理,我懂,母亲不懂,或者说装作不懂。

3

父亲多少是爱我的,别人一直这样跟我说,我多少也能感受得到。可是他不会以我能接受的方式表达,并且信奉我爷爷那套“棍棒底下出好人”的理论,所以我没少挨打,这也是我选择离开家的一个原因。寄宿生涯中我与他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,每次电话都局限在吃了吗、注意穿衣、努力学习这几句,所以后来我甚至有一种自己成为了他炫耀资本的感觉,期末成绩名列前茅自然笑逐颜开,一旦不理想回到家又免不了一顿责骂。我深知这种想法不对,却往往忍不住去这么想。

 

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高中毕业。父亲对于我因数分之差没能考上清北是心存不满的,这种不满直接表现在一晚在大街上因一言不合他对我大打出手。这次我没像过往一般隐忍,也是我唯一一次还手,结局就是我的脸和腿肿了半个月,他换了副眼镜,后来再没对我动过手。其实于我而言去什么学校并不重要,因为我越走越远了。

4

去年几家人合伙给外公外婆买了套电梯房,春节乔迁,宴请宾客好不热闹。我对这种同不相熟之人礼敬的酒桌文化是不感兴趣的,所以早早吃好就回去休息了。回头听母亲说,父亲在散场之后跟大姨丈喝了个酩酊大醉,哭诉当年在大街上打我的事,从那以后我再没叫过他一声,可他不觉得这些年的教育方式有什么问题,因为我爷爷是这样对他们的。

 说实话,当时的我并没有太多感觉,多年的积累早已令人麻木,大家都是成年人,就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我对母亲说,将来会替他养老送终,但是要想感情再回到从前,却是不可能的了。说到从前,我夜里躺在床上回想良久,竟已寻不回丝毫片段。

5

多年的经历让我明白一个道理,一个连自己脾气都控制不住的人,还能奢望他做什么?外人或许因上下级关系或利益因素会在你发脾气时唯唯诺诺,但事后谁会把你放在心上。真正影响的往往是最亲近的人,因为只有他们会在意你,既是亲近,又何必去伤害。

 

这些年我始终在尽力控制脾气,提升涵养,所幸效果不差。至少没因一些不必要的因素失去任何一个朋友,在我看来已是最大的幸运。

 

而那时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,让我开始害怕婚姻,害怕自己变得跟父母一样,更害怕有一个自己这样的孩子。可当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,在知晓以往的担忧只是杞人忧天后,没有失落,反而更多是一种庆幸。

6

大学期间发生了很多事,跟学校、家里闹得不愉快,我用五年制余下三年全部学科补考的方式作为报复,结果被报复的到头来还是自己。因为这个缘故,影响了对国外大学研究生的跨专业申请,最后出国的事也就不了了之。现在想来,还是挺幼稚的,就算要任性,也得提前制定有可操作性的plan-B。 

删除过往的任一瞬间,都不能成为今日的我。所以我并不后悔那时的选择,能让我产生后悔情绪的,唯梦想与感情,这是后话。

7

在内心最艰难的阶段,一个人开始真正走进我的生活。

 

其实我跟他早已认识,不过只是作为好朋友,虽然在一个校区,最初的交流方式却是文字,这个过程一直持续了半年,临近寒假我才约了见面。其实我早已见过他,但他却并不认识我,所以偶尔碰见我都会想方设法捉弄一番,他不介意,我也就更乐此不疲了。所以后来我总结我们的认识过程是相识--相知--相遇,倒是也有几分道理。

 

在一起是在分去不同校区之后,所以其实还是聚少离多,最后的一年里,一有空闲我便带着他天南地北的跑,在很多城市留下毫不起眼的足记,偶尔碰上排班冲突,也总是想方设法将步调调成一致,有时他是拒绝的,但终归经不起我的威逼利诱软磨硬泡。把时间当成偷来的过,于是那段时光成为我已逝韶华里最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8

毕业后我离开了上海,交流在繁重的学业与工作的压迫下越来越少,一年后,互道珍重。我们没输给任何人,却输给了时间和距离,成为默默无闻的芸芸众生,这便是红尘。

 

联系其实并未断过,我们还是习惯偶尔打声招呼,在对方需要帮忙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。仿佛回到最初的起点,无关风月,又在岁月的沉淀中酝酿得更像一种亲情。

 

他今年顺利的话就能博士毕业了,不管后面等着的是什么,我都替他高兴。

 

做不了情人未尝不能做朋友,我不喜欢相忘于江湖这句话,在没有原则性错误的前提下,后者只是弱者的选择。

9

突然有一天,一个久未蒙面的朋友给我留言:翻看你的朋友圈尽是些吃喝玩乐,日子过得真惬意啊。我很高兴时过境迁还有人记得我,但没有说出内心的后半句:我也就只有这些东西可以发了。

 

一个人越是急于向人展示什么,其实他就越缺乏什么。朋友圈的热闹是暂时的,过后留下的往往是更深的落寞,一个人的落寞。可惜,我现在仍然享受这种短暂,升不出思变的念头。

昨天跟朋友聊天说到一个比喻:就像一个孩子喜欢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,初衷并没有错,但久而久之便产生了距离。

 

细细想来,我们根本没那么完美,而且,也不再是孩子了。

10

我的厨艺承自母亲这边,就像外公、大姨和母亲一样。他们并未教我多少做菜的步骤,却教会了我生活的方法。我习惯于在实际操作中思考并调整,所以即使工作时很忙,也经常匀出时间自己做饭。他人教授的东西并不一定适合自己,而自己悟得的经验往往永生难忘。

 

还记得第一次在朋友圈发下厨照片的场景,炸了。我惊异于大家的反应,在我想来,离开父母自己生活意味着独立和自立,无论好坏高低,自己做饭是想当然的事情。我还是太年轻了。

(试制葱烧海参)

年三十、初一是在外公外婆家吃的饭,此时我已能独当一面了。拜年的亲朋看见我在厨房忙碌,调侃着说道哪家的姑娘嫁到我们家真是享福了,只有母亲在我耳边低语:别是个劳碌命就行。我望着母亲,没说话,却再一次确定,此生无论遭遇什么,我都对母亲升不起怨恨之心。

 

而没说出口的话里,有一句是:我相信人都是相互的。

11

15年的毕业旅行我是和放暑假的表妹一起出发的,表妹是个假小子,从小样样学我,所以这事理所当然叫上了她。大半个月的时间走遍了6座城市,尽了兴,代价是给自己染上了宇宙最深处的色彩。

 

在崂山的时候,遇见了假期出游的一家三口,闲聊中了解到他们来自邻省,父母是教师,孩子在上小学。我问他们怎么有空带孩子游山玩水,得到的回答是孩子虽小,总是需要长些见识的。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,我沉默许久。

(15毕旅崂山观云海)

记事以来,父母基本没有带我旅游过,每每我央求都会得到工作忙、没钱之类的搪塞,慢慢的我也就接受了,这是他们的选择。所以大学时我似乎有些魔怔,对旅游产生了一种病态的追求,疯狂过后,物极必反。

 

都过去了,我当时是这样对自己说的。

12

从床底翻出十四年前的稚作,突然觉得小六毕业那年的暑假是一段奇妙的时光。记忆模糊,画水彩的初衷已然忘却,或许是冥冥之中的选择,或许是打发无聊的时间,又或许只是当时在诸多选择中水彩的颜料最便宜、用量最少罢了。而更早的水墨画只剩下两份练笔时的残卷,山水藤蔓、虫鱼鸟兽更是无从寻起。

 

色彩依旧,如在提醒着什么。

 

最早离家之前,画具被我用物件遮掩,偏安一隅。每年回家,偶有一瞥,也马上移开目光,即便打扫,也从未侵犯这方寸之地。这些年,被迫也好,自愿也罢,我终究是放弃了太多的东西。

 

如果说这些年真有什么后悔的,离开上海作一,这算二。

(小六残卷一,作于2004年)

昨日之日不可留,今日之日多烦忧。

一笔倾尽半生事,墨染流年再回眸。

 

--2018年4月2日


文/未铭人

一个耿直的运动型非网瘾少年

温馨

提醒

1

也楼建了个微信读者群,有意加入的欢迎骚扰我的微信;

2

以聊骚、推销、打广告或一些无耻行为为目的加我微信的还请自重,骂人不雅;

3

愿意投稿的读者也欢迎联系我,我的的微信ID:knowing110

赞赏


Modified on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